今天是: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返回

新闻中心

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450     发布者:1     发布时间:2023-01-13

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委员会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等作用,着力提高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倾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依据年度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2022年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紧紧围绕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工作,突出重点、聚焦热点、疏导堵点。学习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双减政策”为核心,“五项管理”为重点,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形成了不同学段的工作经验;以作业优化为抓手,反促“三个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课程革命;以团队发展为保障,搭建教师展示平台,带动基层教研,指导有力,成绩突出。现对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本年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围绕“双减”核心问题,实现提质增效

1以“双减”工作为核心,探索课后服务模式

减负不减质,“加减乘除”,立体减负。在课堂教学中提质增效做“加法”,向课堂要质量;在学生作业方面做“减法,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在课后服务内容上做“乘法”,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在评价方式上做“除法”,去除以往唯分数论等评价方式。

本年度教学管理委员会成员聚焦“双减”,以政策为引领,任务为驱动,以校情、区域特点等为依据,一方面指导完善不同学段的相关工作制度,细化管理要求,先后开展相关培训、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20余次;另一方面,开展区域、校际、校内等不同层面的师生和家长的意向和满意度调查,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调查报告。

近一年来,教学管理委员会完成了《陕西省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课后服务体系建设思考》和《课后服务“阅读”课程体系服务清单》等,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探索形成小学段的“1+X+10”(铜川市裕丰园小学)、“1+2+N”(西安市莲湖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等课后服务管理模式。

2以“三个课堂”为抓手,推动课堂革命

综合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内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推动第一课堂提质增效;坚持五育并举,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活动育人,第三课堂丰富学生生活实践。不断凝练三个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第一课堂精准化、第二课堂丰富化、第三课堂多元化的特点。

近一年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六初级中学的语文课堂改革、韩城市新城二中的学科课堂改革、大荔县城郊中学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改革均在区域产生积极影响,提供了相应学段、学科教学的可借鉴经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蒲公英”劳动教育基地,为开展“第三课堂”及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先后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鼎立模型制作公司、陕西汽车技工学校等5家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3以科研引领内涵发展,凝练改革成果

近一年来,围绕“双减”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收集,对典型问题加大研究力度,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成功申报研究课题5项,其中陕西省规划课题1项、西安市基础教育重大课题1项;发表论文6篇;打磨语文、数学等优秀课例10余节。

二、探索不同学段作业模式,完善作业体系

为了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让学生们在作业上“吃得饱”“吃得好”,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均在作业设计、作业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围绕作业内容精准、作业形式多样、评价反馈科学三个方面形成了不同学段的作业模式,确保“双减”工作落实到位。

在小学段中形成了种类丰富、尊重差异、趣味性强、多元评价的作业体系,如“3A”作业管理体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智慧化一体作业(西安是莲湖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初中及高中段形成了量少质高、自主选择、内容丰富的作业体系,以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实现作业的多样化和层次性,并形成了初高中学段的作业资源题库。不同学段围绕作业,均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三、切实发挥指导职能,积极辐射引领

2022年6月组织专委会成员参加“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邵国希主任做了题为《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同时,各委员积极将先进经验和模式辐射于区域及全国相应地市,本年度累计开展区域内针对教师发展、作业管理、课堂评价等培训12场;面向吉林、云南、昆明、河南、内蒙古西部区、山西运城、榆林子洲县的校长、教师团队开展国培、省培等项目30场,累计6000余人次参加;向衡山二中、白起中学及部分农村学校以“公益课”“名师工作室”的方式累计送教20余节;西农大附中与澄城县城关中学结对子,开展帮扶与资源共享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切实发挥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服务、指导和引领的职能,也形成了陕西教育的“资源圈”。

在教师团队发展中,依托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各成员的优质资源,本年度累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50余人,其中培养省市区各级能手及教学新秀20余人,并成功申报“陕西省孙铁龙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一个,打磨不同学段精品课例近60节。

四、聚焦高考综合改革,重视实践指导

2021年12月陕西省教育厅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推进选课走班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2022年秋季陕西省新课程、新教材正式实施,教学指导管理委员会聚焦热点、疏导堵点,积极探索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的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师资力量培养等紧迫问题,为我省新课程新教材的顺利推进提供实践指导。

其中西农大附中在新高考的走班制教学、咸阳市高新一中在生涯规划教育、选课走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构建大思政课,实现协同育人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课堂融合发展,构建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构建思政课课程群,丰富育人载体;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践议题式教学和活动型课堂;三是善用社会实践大课堂,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四是开展主题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增强课程吸引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农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在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作法社会反响良好。

2022年的工作中,教学指导管理委员会紧紧围绕工作目标,较好完成了既定工作,在“双减”“五项管理”“作业设计”等方面形成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在新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青年教师发展、服务全国各地市教育发展上贡献了力量。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将继续夯实、深化重点工作,并逐渐提炼出陕西教育品牌,切实促进和服务于学校的深化发展!

2023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坚决落实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五项管理”要求,积极推进“课堂革命”,深化“三个课堂”建设,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外延,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

2.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区域内师范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功能,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3.梳理、挖掘、凝练“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的改革典型案例,形成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切实发挥委员会指导作用,为带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4.扎实推进“3+1+2”新高考方案落实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专家引领,名师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高质量开设升生涯规划课程,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评价。

三、工作措施

1.推进“双减”政策,强化“五项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对2022年度调查结果及各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共同问题以科研为抓手寻找解决措施,形成关于不同学段作业管理与内容设计等核心问题的高质量科研课题,建立任务清单,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2.打造“三个课堂”,细化工作成果。积极推动课堂革命,“第一课堂”通过打造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程带动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第二课堂”打造一批精品优质课后服务项目,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通过“第三课堂”开展多样社会实践、体验多彩社会生活。

3.完善评价体系,深化评价改革。基于增值性理念研究不同学段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标准,建立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指标全面科学、信息化手段辅助、评价方式多样的学生发展评价系统,深化评价改革。并以评价带动教学、作业、课后服务成为有机整体,以学生发展情况反促教学、课后服务等质量的提升。

4.构建大思政课,推进一体化建设。在整体设计层面上,各学段、各年级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发展水平与需求合理安排。召开区域内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在内的思政教育座谈会,形成此项工作的推进方案和任务清单,扎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协同共进。

5.丰富育人载体,转变育人方式。在2022年各校实践基地基础上,继续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政府、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开展不同学段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才干。

6.加强劳动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整体设计,着力建设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具有陕西特色的劳动教育资源,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7.积极辐射引领,细化示范平台。充分利用名师工作站、工作坊、工作室等研修平台,通过观摩课、县域培训、校际帮扶等多种途径加强研讨交流,推广成熟、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优秀课例。

8.凝练科研成果,强化宣传推广。坚持实践反思,在“双减”、“五项管理”和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凝练典型案例,收集优秀做法,研究共性问题,形成科研成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材料。

9.聚焦新课程实施,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在高考综合改革大背景下的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综合素质评价、师资力量培养等紧迫问题,聚焦热点、疏导堵点,提供实践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擘画了教育事业的蓝图,指引着中国教育在奠基民族伟大复兴中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2023年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将继续围绕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核心任务,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推进进度,承担使命,履行职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公告